为了探讨家庭经济条件等家庭因素在学业不良儿童成因中的作用,本研究选取了北京三所普通小学作为样本进行了量的研究。一所是条件较好的北京东城东交民巷小学,另外两所是条件一般的宣武右安门二小和天坛南里小学。①(①本研究于2001年9月到2002年6月完成。)
为了保证样本的完整性,三所学校所有学生家长都被作为调查对象,共收回有效问卷1313份。但我们在判断学业不良儿童时主要根据儿童的文化课——即语文和数学分数成绩,而有的学校实施等级制,个别班级没有分数成绩或只有等级成绩。因此,在做统计分析时,剔除样本355个,有效样本为958个。
学业不良的标准如下:
以每个学校每个年级为单位,计算出本学校本年级的语文、数学成绩的标准分数,然后把语文和数学任意一门成绩在负1.5个标准差之下的人,设定为文化成绩不良患者。这样本研究中的学业不良,既包括语文、数学单科成绩在负1.5个标准差之下的人,也包括两科成绩均在负1.5个标准差之下的人。
为了对比,本研究又设置了学业普通学生的标准,即语文、数学分数均在负1.5个标准差之上的人;而学业优良者则是指两科成绩均在1个标准差以上的人。
按照这个标准,最后获得学业不良样本136人,学业普通儿童样本822人,总样本958人。
请注意,这是指学生性质的界定,我们是想通过对学生性质的确定来反观其与家庭条件的关系。
我们选取了家庭经济条件中两个最主要的要素,即家庭居住面积和家庭收入作为参照系。结果发现,北京学业不良学生的家庭居住面积和普通学生比较时,差异不显著;北京学业不良学生的家庭经济收入和普通学生的差异亦不显著。这就是说,就调查来看,北京的学业不良儿童和普通儿童在家庭居住面积和家庭人均收入上,差异不显著。
1楼 主题:家庭经济条件和学业不良关系的研究
|
|
共 1 篇,显示: 1 - 1篇